正體中文|ENGLISH|FULL版|FUN版|FILM版
網站導覽 /局長信箱/電子護照/無障礙服務專區
刊登/會員登入
商品搜尋
請選擇類別...
 
文創商品 > 流行音樂及流行文化內容
標題:2017-2018南面而歌【南風起】新世代台語歌原創歌曲作品輯照片
2017-2018南面而歌【南風起】新世代台語歌原創歌曲作品輯全面上架囉 雖已是第七屆的南面而歌,但每一件來徵件的作品依舊讓人驚艷 台語本身語調豐富,話語成了旋律,聽著聽著就如歌在耳邊繚繞 搭配上不同曲風的演繹,每一張南面而歌合輯都讓人耳目一新 有空的話,不妨來聽聽這些人的故事吧
標題:左營二戰祕史: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照片
一九四四年,日本在二戰中於菲律賓海戰慘敗後,實施「捷號作戰」,開始以潛艦、戰機、特殊兵器對美軍艦隊展開奇襲,「震洋」即是其中一種特攻兵器。震洋一詞,取自明治時代的軍艦「震洋艦」,隱含「一發必中,擊沉敵艦,震撼太平洋」的深意。 同年九月到十一月,來自日本土浦、三重、鹿兒島等地航空隊的年輕海軍飛行預備科練習生於川棚魚雷艇受訓所集訓、編隊後,成為軍階「飛曹」的震洋艇搭乘員,陸續派往菲律賓、沖繩群島....
標題:東萊新村的歷史與人照片
107.09.20 瀏覽:1943
東萊新村的歷史與人
左營東萊新村泛指左營舊城北門內夾雜於義民巷和舊城巷一帶的住戶群,東有龜山構成天然邊界,北邊和西側緊緊捱著舊城城牆,西南處與東自助新村交錯。這是一處由自然山丘和歷史古蹟合圍而成的村落,初次造訪的人,通常會為其所帶有的歷史空間分量而感染一份特殊的氛圍。 特殊人群在特別的歷史空間所建立的村落,勢必有其某種的時代意義,他們來臺的歷程以及在臺發展的故事不應該被埋沒。在此理念之下,本書試圖在「空間與人」....
標題:穿越,左營今昔照片
107.09.20 瀏覽:1787
穿越,左營今昔
盧昱瑞攝影,本書透過一張張的老照片和今人拍攝的照片相互對照,呈現出自清末至今的左營樣貌,內容涵蓋建物、風景、人文、活動等,期能以圖像的方式記錄左營舊城的百年歷史軌跡,同時也讓民眾更加了解左營的變遷。
標題:眾志成城照片
107.09.06 瀏覽:1833
眾志成城
見城館位於高雄左營區,107年3月3日正式開幕,為高雄市政府「再造歷史現場-左營舊城見城計畫」階段性成果。全書透過專家學者對左營舊城歷史的撰述,以及見城館館舍之歷史演變、展區介紹、籌建紀實的過程,讓讀者更易於了解左營舊城歷史的發展,同時跳脫傳統文物靜態展示,讓歷史故事動態展演在民眾眼前,並藉以感謝每位協助見城計畫執行的夥伴。
標題:糖鐵旗尾線的歷史變遷與遺產照片
107.09.01 瀏覽:1579
糖鐵旗尾線的歷史變遷與遺產
百年的旗山火車站因遭受兩次火災,而破落不堪。經當時高雄縣文化局長吳旭峰多方奔走,旗山火車站不僅得以保存,甚至以小型鐵道博物館的形式再出發,這項保存無疑沉澱了某些旗山歷史變遷中的文化氣質。 筆者對鐵路並無特別的研究,因有緣認識一些鐵道專家,更能感受一批默默推動鐵路文化保存而付出貢獻的鐵粉,他們的衷愛與熱情,實在令人動容。後來透過閱讀,逐漸了解這些鐵路鐵粉,個個都有一段與鐵路共舞的生命歷程,鐵路....
標題:土地之愛照片
107.08.30 瀏覽:1685
土地之愛
《土地之愛》分四輯。輯一 「鄉土情懷」是書寫一些懷舊憶往的作品,以及現時環境變遷的感受。輯二「打狗鄉情」是我在《高市青年》的專欄,書寫大高雄三十八個區,這篇章已於二〇一六年十月刊載完畢,由於大高雄有許多區域有重大建設,或重整或變動而必須修正,期望能於二〇一八年整理後出版專書。此次匯集靠近中間偏南地帶的十個區:楠梓、大社、仁武、鳥松、鳳山、大寮、林園、大樹、旗山、美濃。輯三「推薦序文」,這個專輯較特....
標題:死亡的思考照片
107.08.29 瀏覽:1511
死亡的思考
本詩集共分三輯,分別為輯一「我的頭顱是我的」二十一首、輯二「預言」十三首、輯三「死亡的思考」二十首,後收錄了鄭炯明「關於詩的思考」及莊紫蓉女士的訪問稿〈文學的追尋,生命的凝視〉及後記,全書再次展現鄭烱明作為一位「現實詩人」的實踐。 作者:鄭烱明 一九四八年生於高雄。曾任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科主治醫師。一九六八年加入笠詩社。一九八二年與葉石濤等南部作家創辦《文學界》雜誌,並任發行人,積極推動....
標題:2018《高雄文獻》第8卷第2期照片
107.08.14 瀏覽:1364
2018《高雄文獻》第8卷第2期
出版時間:2018-08 內容: 一、刊頭語/劉正元 二、【研究論文】 (1)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楊晴惠 (2)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陳啟仁 (3)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廖德宗 (4)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簡文敏 三、【文獻編譯】 (1)《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
標題: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文學四季變遷理論的再深化照片
二○一三年國家文藝獎得主宋澤萊 跨足文學創作與理論研究的精心之作 《台灣文學三百年》是宋澤萊系列作品,作者運用海登懷特及弗萊的文學理論,探討台灣文學三百年的演變歷程,其發展可分成春→夏→秋→冬四段過程。 春天,是傳奇浪漫文學,此刻展開旅程,沿途盡是奇崛的風光和不可思議的海流,英雄皆能一一克服;夏天,是田園文學,此時人倫感情滋長,是個情意滿溢的時代;秋天,是悲劇文學,時代的丕變,易主....
人氣排行
No.3
【出版產業或出版品】
No.4
【文創場域或網站】
Close

Contact Us

Subscribe error, please review your email address.

Close

You're now subscribed, thank you!

Close

There was a problem with your submission. Please check the field(s) with red label below.

Close

Your message has been sent. We'll get back to you so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