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中文|ENGLISH|FULL版|FUN版|FILM版
網站導覽 /局長信箱/電子護照/無障礙服務專區
刊登/會員登入
商品搜尋
請選擇類別...
 
文創商品 > 文創場域或網站
標題:典藏創意美術資源平台照片
105.06.06 瀏覽:4208
典藏創意美術資源平台
國內公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已收藏大量珍貴美術作品,並陸續完成多數藏品數位化建檔與詮釋研究作業,為使相關數位資產能活化應用,特規劃建置「公立美術館典藏美術類文化創意資源流通平台」,展現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精品。藉網路與科技之便利性,民眾可在本系統查詢三館合計約5000件典藏精品之數位內容,針對有意願申請之作品圖像可連結回各美術館典藏....
標題:藝術認證 6月號/2016第68期照片
105.06.06 瀏覽:2719
藝術認證 6月號/2016第68期
自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開始,台灣藝術獎項的歷史開展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歷史。這九十年間,藝術環境更迭,藝術獎項的評審機制也不斷演化,企圖跟上時代的腳步。藝術競賽或獎項的設置可視為藝術生態中重要的一環。除了最表層的意義──培育和篩選菁英之外,更隱含了藝術價值的辯論、專業晉升,以及牽涉到資源配置和商業市場競爭的途徑。 以知名的英國「泰納獎」(The Turner Prize)為例,該獎項....
標題:2016《高雄文獻》第6卷第1期照片
105.04.20 瀏覽:2890
2016《高雄文獻》第6卷第1期
內容: 刊頭語/劉正元 一、研究論文 1.高雄山水兩知音──王則修與張達修/龔顯宗 2.高雄市左營區kap林園區ê臺語看板使用狀況調查/何信翰、林麗玉 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對臺灣閩南語塞音韻尾的聽辨與發音能力之研究/周辰蔚、王本瑛 4.高雄五層樓仔滄桑史──由吉井百貨到高雄百貨公司/楊晴惠 5.高雄第一戲院──打狗座的史料探究/陳坤毅 二、田野現場 1....
標題:藝術認證照片
105.04.07 瀏覽:3157
藝術認證
 10年來,從主題、內容到美編,《藝術認證》一直都在絞盡腦汁改變大眾對公部門刊物的刻板印象,撩起人們「閱讀藝術」的慾望,並戮力突破過去政府出版品流通管道的封閉,於2000年10月起進入全國各大書店通路,讓大眾能更便捷地接觸到這本雜誌,也讓它的能見度及專業度,都有亮眼的呈現。  多元、活潑的編輯型式是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族群的接近,但《藝術認證》更想突顯身為一份美術館的刊物所應該承載的「學術價值」....
標題:斷訊,無線電信所:解密鳳山招待所照片
本書由顧超光教授從歷史的脈絡解構「鳳山招待所」設立的緣由,以及張炎憲教授主持的口述歷史計畫,訪問五位親身經歷的「來賓」證言,帶您認識「鳳山招待所」的神秘身世。 本書榮獲105年第40屆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政府出版品獎」推薦!
標題: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照片
105.03.09 瀏覽:3811
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
《內容簡介》 「哈瑪星」為日文「濱線」鐵道(はません)一詞的轉化, 碼頭與鐵路造就了這塊繁榮街町, 曾是高雄最多日人定居之地,南臺灣中最早進入現代化的區域。 踏足「哈瑪星」,就像沿著鐵軌走進了專屬高雄的時光隧道。 想瞭解高雄港區「哈瑪星」這塊土地,就靠這一本。 「哈瑪星」是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填海造陸所打造出來的新街區(位高雄鼓山一帶),也是今日高雄市內新興文化景點之....
標題:高雄築港誌照片
105.03.09 瀏覽:2945
高雄築港誌
《高雄築港誌》是日治時期總督府土木局打狗出張所/交通局打狗築港出張所(中間改組)編纂的大部頭史料,題名和章節目次都已確定,但因故未出版,所以保留了手稿的形式。書內大量運用總督府內部資料,涵蓋從二次港灣調查及其後續推展開來的調查評估、工程施行、設備設施、港政和組織等,可謂1920年代以前研究日治時期高雄港前階段最完整的文獻資料。 本套復刻史料是史博館跟南天出版社合作出版,因成本因素,價格對一般....
標題:單眼獨臂-庶民與土地的紀實者:吉成正一南臺灣攝影選輯照片
 本書為日本攝影大師吉成正一先生捐贈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有關南臺灣攝影選輯,由郭吉清老師對照片研究詮釋。  攝影家吉成正一先生,60年代中期以來,長期背著一台單眼相機,對他熱愛的南臺灣,特別是大高雄,以細膩的視角,獨具的構圖和高超的技巧,留下一幀幀貴重的寫真。104年10月,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滿懷感謝地珍選其精華,發行《單眼獨臂-庶民與土地的紀實者:吉成正一南臺灣攝影選輯》一書。  攝影....
標題: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照片
本書為高雄市政治受難者口述訪談紀錄第三輯,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予以整理編輯出版,紀錄白色恐怖時代的見證者,與難友間相互扶持、共度難關的故事。政治受難者坐的是有形的監,家屬在社會上卻受著無刑期的牢。這般無限上綱的白色夢靨,宛若鬼魅纏繞,備嚐艱辛。我們有責任,亦有義務將歷史教訓傳續下去。
標題:2015《高雄文獻》第5卷第3期照片
104.12.21 瀏覽:2367
2015《高雄文獻》第5卷第3期
內容: 刊頭語/劉正元 一、研究論文 1.高雄地區笠詩社詩人的主體精神/林文欽 2.臺語文學的高雄地方書寫探討──以胡長松的作品為討論對象/蔡幸紋 3.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廖德宗 「鳳邑儒教聯堂」與臺灣南部鸞堂運動的開展(1950-1979)/邱延洲 二、田野現場 1.荖濃溪畔的祭典盛事──新威庄祭河江敬義塚/張二文 三、文獻編譯 1.產業與社會....
人氣排行
No.3
【出版產業或出版品】
No.4
【文創場域或網站】
Close

Contact Us

Subscribe error, please review your email address.

Close

You're now subscribed, thank you!

Close

There was a problem with your submission. Please check the field(s) with red label below.

Close

Your message has been sent. We'll get back to you so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