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雄春天藝術節 Kaohsiung Spring Arts Festival
「誰把高雄變大了?」──高雄設市百年特展
鐵道復駛:濱線啟程
藍寶石大歌廳《秀場傳奇》故事展
胡木源十三歲時,至海拔1350公尺高的新竹煤礦鳥嘴山工作三年,每天接觸山水天地之靈氣,恰巧工作場所旁邊有圖書館,內有芥子園畫譜,又有暢流書刊,常有名家作品刊出,因而引起了興趣,故大自然與芥子園是胡木源的第一位繪畫老師。 三年後下山,單槍匹馬直上台北,胡木源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走繪畫這條路,便找可以養活自己的其它工作,然後餘暇再去唸夜校美工,空時常流連新公園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父紀念館、故宮。有一年得知歷史博物館張大千大師的首徒孫雲生老師有收學生,即去報名學習。民國84年胡木源由台北世貿聯誼社被原來來飯店的長官叫到高雄漢來飯店,負責全館的冰雕及立體美工雕刻、活動佈置,空時仍不斷的去參觀名家展。當時有幸遇到來高市府開畫展的廣西桂林中國百傑名家徐家珏老師,投緣下日日與其接觸親近。民國95年到桂林訪徐老師,即住老師家,看盡了老師的大作,兩人並租一輕舟遊漓江,龍脊梯田,龍勝溫泉,受益匪淺。民國96年與黃大元老師在華國皇朝會雙人畫展,98年又約了黃大元在圓山聯誼會開雙人畫展,99年自漢來飯店退休後,經由抽象畫家蔡洵老師推介至橋頭糖廠博物館開個展。65歲後即到長青學苑,參加山水班、草書班、裱褙班、中醫班等課程,並經由蘇信雄老師引薦參加高雄市中國書畫學會,至今仍不斷在學習。 胡木源認為純藝術繪畫除了多臨摹多畫之外,就是要多看名家作品,多用心體會。他的習畫三步驟:(一)臨摹名家作品、(二)寫生,多體會大自然的生態及變化、(三)創作,美工是商業要走先鋒,而純藝術是修行的境界,兩者差別很大。純藝術是最佳的人生修養,也是最好的精神寄託,它可以讓我們專心的沉浸在其中,尤其是創作,不受現實的束縛、不受外力的干擾,可天馬行空、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看山非山、看水非水,自由自在的徜徉在虛無之中,激發腦力,把自己所見幻化成另一種思考模式去表現出來,也期盼先進老師們不吝指教!
葉宸君印象最深刻的童年,是父親喜歡把庭院種滿五顏六色的鮮花,從那時起她的童年增添了許多色彩,比如冬天的花有哪些種類?春天的花是什麼?在夏天季節白天可看到許多蝴蝶、蜜蜂及小瓢蟲在花園裡飛來飛去,群蝶飛舞的深刻印象讓葉宸君看了很興奮、喜歡。 民國70年結婚,丈夫從事繪畫教學,葉宸君空暇之餘會去開辦的畫室幫忙,看見許多國中小在職校長、老師來學油畫,他們的成果讓她好感動,心想大家大老遠的來學繪畫,自己如果沒有參與學習,以後和丈夫會背道而馳、沒話可說,於是毅然決然跟丈夫說喜歡油畫的感覺,也想學畫畫! 當時葉宸君種了許多玫瑰花,丈夫就說去剪一朵玫瑰插在透明玻璃杯開始畫鉛筆素描。由於丈夫的耐心鼓勵,讓她更有信心,就一頭栽進去繪畫的世界裡。葉宸君的公公也是從事美術教育的國小老師,每次看到葉宸君的畫作都會說好棒!繼續!讓她很開心及更有信心,每天晚上忙完了就從八點開始畫,幾乎畫到凌晨,真的渾然忘我,都不感覺疲憊,越畫越有感受。 葉宸君認為畫圖能夠整理思緒、反省自我,更可貴的是內在覺醒,能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達到感官與內在的平衡。她體會到「靜」得下是一種享受「單獨」的可貴,與自己內在的小孩溝通成長,能夠畫自己心靈世界所傳達的訊息,是一種享受與幸福,感受它的真善美是如此的清徹美好,彷彿從內在喚醒真正的自我,是那麼的舒適、平和,每完成一幅創作是那麼喜悅和滿足,只要動筆去感受、去突破,又是一種新的契機。
首次入園者居多占 65.4%,參觀停留時間 多為二~三小時以間(包含用餐),主要使用自用車到達園區,得知園區訊息管道以親友推薦為多數,且多數為 自行安排前往占 77.2%。除此之外,由親友推薦占 28.8%最高,可見累積不錯品牌形象,另外再遊比率亦 不低,占 20.1%,未來將多運用多媒體提高園區訊息曝 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