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X1O|超越10觀點的百種視野
「2025寫高雄—屬於你我的高雄歷史」出版及文史調查獎助計畫
夢境冒險王:超能量探險隊
2025高雄春天藝術節 Kaohsiung Spring Arts Festival
濱線觀光列車「哈瑪星號」
藍寶石大歌廳《秀場傳奇》故事展
黃介良自幼對繪畫懷抱濃厚興趣,真正接受美術技藝與理論的薰陶始於就讀國立藝專時期。在學期間,他如魚得水,沉浸於創作的樂趣之中,並熱衷於各種表現技法的研究與嘗試。這段學習歷程奠定了他深厚的藝術基礎,也讓他對美術創作產生更強烈的執著與熱情。退伍後,黃介良的第一份工作是室內設計,然而,即便投入設計領域,他仍未曾放棄對繪畫的熱愛,在工作之餘,他持續創作,並因機緣擔任學校的美術設計教師。他深感美術教育的價值,透過教學不僅啟發學生,也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獲得快樂與成長。多年來,黃介良在室內設計與藝術教育的工作中汲取靈感,進一步激發他對繪畫創作的不懈追求。黃介良認為,生活即藝術,而藝術應當讓人變得更善良。他深受信仰啟發,感謝上帝賜予他藝術的天賦,並將美的體悟融入生命之中。黃介良相信,美的教育需要更多人的投入,透過藝術的分享與交流,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的影響,他也期望憑藉自身的努力,將美感與善良的互動延續並發揚光大,在多元複雜的世界中,為人們帶來感動與啟發。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梁安華自幼在父親要求下臨帖習字,原本只是遵從家訓,卻在橫豎撇捺間尋得心靈依歸。軍校時期,雖身處嚴格紀律之中,仍堅持向書法老師求教,養成「筆鋒如劍鋒」的剛健筆性。然而,投身海軍陸戰隊後,長達28年的軍旅生涯使筆墨漸成記憶,直到民國95年退役,當指尖再度觸及宣紙纖維,他才驚覺這份久違的悸動,如同遊子歸鄉。 蒙摯友高燕雪老師引薦,梁安華重新投入書法研習,並在「春聯贈鄉親」活動中,深刻體會書藝不僅是技藝,更是文化傳承。當一位長者捧著他手寫的春聯,憶起兒時祠堂楹聯的畫面,他領悟到書法的力量遠超個人表達,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此後,他行走南部各鄉鎮,吸取廟宇古匾筆法,試圖在傳統與當代之間尋找書藝的新可能。 民國108年,經高科大林信益教授引薦,梁安華拜入郭春甫老師門下,才真正理解「讀帖」如同將帥研讀兵書,每一筆皆藏有戰略。郭春甫老師將軍事思維融入書法解析,使他的筆墨風格愈加沉穩,結合剛柔並濟的筆勢,發展出獨特的藝術語彙。這段學習歷程,使他深刻體會書法不僅是技巧鍛鍊,更是一場精神修行。 近年來,梁安華潛心鑽研諸家手札,並以《答諸友詩卷》為題進行創作,透過材質肌理呈現「亂石崩雲」的視覺張力。過去他在籌備首次個展《墨陣》時,常於深夜推敲章法,回憶軍旅歲月,領悟藝術創作與行軍跋涉的共通之處。從槍桿到筆桿,從迷彩到水墨,這條由紀律與浪漫交織的書藝長征,終將在永不停歇的臨池修行中,寫就屬於這個時代的墨色春秋。
首次入園者居多占 65.4%,參觀停留時間 多為二~三小時以間(包含用餐),主要使用自用車到達園區,得知園區訊息管道以親友推薦為多數,且多數為 自行安排前往占 77.2%。除此之外,由親友推薦占 28.8%最高,可見累積不錯品牌形象,另外再遊比率亦 不低,占 20.1%,未來將多運用多媒體提高園區訊息曝 光度。